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抱大腿:智能硬件跟大厂的暧昧
阅读量:5953 次
发布时间:2019-06-19

本文共 137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28日,魅族相关微博@
发布消息“魅族与映趣(inWatch)合作今天宣告结束”,原因是后者一直跳票。

此后inWatch CEO王小彬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表示,上述“结束合作”的消息属于误读,实际情况是inWacth Pi(与MX4合作的产品)硬件部分已经大致ready,但由于蓝牙适配问题仍在调试中。关于与魅族的合作,inWacth表示会通过他们的官网补偿MX 4+inWatch Pi的套餐购买者,并且待inWatch Pi正式上线后,双方的合作仍然会正常继续。

抱大腿:智能硬件跟大厂的暧昧

网友的误读部分原因也来自魅友商城在这条微博中使用了“激情不再,好聚好散”这样的字眼。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后连续两天长微博对魅族和魅族用户表示了谢意和歉意,但魅族则表示了“很忙”。

无论是新流量入口还是新业务增长点,巨头们现在都对“智能硬件”表达了强烈的兴趣。而过去一年多的销量也证明,智能硬件确实需要一条有力的大腿。关键在于...

谁的大腿最有力?

宅客君自己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手机是智能硬件最好的渠道。准确地说是手机品牌。

比如在上面的case里,inWatch是通过“Connect to Meizu”与魅族合作。魅族在这里伸出的橄榄枝主要是品牌曝光、联合销售以及产品层面的life kit,但此外魅族在产品上没有更深入的参与,这就要求友商能独立确保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稳定。

与魅族每年必有“一掐”的小米在智能硬件上可以说下了更大筹码。对外,他们称之为“生态链”。华米(手环)、云蚁(摄像头)以及Yeelight(灯)都是生态链里的例子。所谓生态链,小米在其中的参与是资本入股、品牌推广、小米电商以及MIUI资源的对接。在智能硬件上,小米依然延续手机上的性价比,所以小米方面也表示过会给予供应链和生产资源的支持。

除了手机厂商,互联网大厂里对智能硬件open的还有京东和百度两家。前者是国内数码3C最大的平台卖家,后者是最大的流量池。

京东在今年推行过一系列围绕智能硬件的措施,京东智能云、JD+、京东众筹等等。核心还是帮助智能硬件的销售,此外JD+还会有少数的资本参与。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否有资本参与,京东坐拥的巨大流量实际并没有给智能硬件带来等量的销量提升。原因在宅客君看来是京东的流量并不能帮助提升用户对一个品牌的关注,京东缺乏持续制造话题的能力(当然这也不是一个电商擅长做的)。

还有一家百度。百度在去年对智能硬件的扶持力度很大,一度Dulife、百度云等平台都有大量的产品推出。但一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窗口正在关闭,百度的硬件正从开放的云平台向基于深度学习的自主产品转变。

宅客君认为这一方面是去年的智能硬件合作收效甚微(流量没有转化为销量),另一方面是无论用户数量还是用户数据目前智能硬件的量级都太小,难以对百度产生实际帮助。

所以在互联网的圈子里,看似大厂们对智能硬件的兴趣都很浓厚,但实际可抱的大腿并不多。BAT3Mi,百度逐渐关闭开放的窗口,阿里在硬件上无暇自顾,腾讯无意过多介入硬件,360的硬件自主且难断章法。而在小米和魅族之间的选择,两者对智能硬件团队带来的最大优势都是品牌和流量,要说差异,宅客君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文化认同了(是“科技为人人”的高性价比还是“不喜欢就滚”的Wabi-Sab)。

 
  本文作者: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React中那些纠结你的地方(一)
查看>>
关于最近Vue3+ & Vue-CLI3+比较热门的十几篇文章
查看>>
Docker入门安装教程
查看>>
EOS开发dApp前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查看>>
开发一款即时通讯App,从这几步开始
查看>>
C++ Primer 第二章 学习笔记及习题答案
查看>>
Node.js 指南(入门指南)
查看>>
听听【八年阿里架构师】怎样讲述Dubbo和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
查看>>
Vue—事件修饰符
查看>>
linux基础 二
查看>>
你知道defer的坑吗?
查看>>
JavaScript设计模式第一弹-创建型设计模式
查看>>
console错误合集
查看>>
YII实现dropDownList 联动事件
查看>>
VUE实例图解
查看>>
ECMAScript6(1):块级作用域
查看>>
必知必会JVM垃圾回收——对象搜索算法与回收算法
查看>>
入门系列之在Ubuntu上使用MySQL设置远程数据库优化站点性能
查看>>
opencv python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图像分割
查看>>
NodeJS + Lighthouse + Gulp 搭建自动化网站性能测试工具
查看>>